10月15日,江苏省研究型医院结构性心脏病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顺利召开,南京医科大学校长胡志斌,南京市第一医院党委书记王书奎参会并致辞。大会由江苏省研究型医院学会副秘书长李红主持,省研究型医院学会会长吕凌作了视频总结。
会上,进行了委员、常务委员、副主任委员及秘书长、主任委员的选举。南京市第一医院陈绍良教授担任顾问委员,副院长张俊杰当选主任委员,心血管内科张娟当选副主委兼秘书长,心血管内科周陵、朱建成、谢渡江、孔祥权,心血管外科项飞当选常务委员,心血管内科佘莉萍当选秘书。
会上,我院党委书记王书奎提出,结构性心脏尤其是心脏瓣膜病的介入治疗发展迅猛,各瓣膜领域的循证医学证据逐步积累、器械研发不断推陈出新,为广大患者提供了更多选择,使其生命得以延续。面对日益复杂多变的疾病谱和患者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江苏省研究型医院学会结构性心脏病专业委员会旨在汇聚全省乃至全国的心脏病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共同推动结构性心脏病学科的发展与进步。
南京市第一医院结构性心脏病团队在陈绍良教授、张俊杰教授的带领下至今团队已完成TAVI手术超400台,经导管二尖瓣、三尖瓣缘对缘修复术超100台;总手术量突破500台。2024年伊始,团队率先开展经皮肺动脉瓣置换术,并完成了苏皖首例外科生物瓣衰败,主动脉瓣、二尖瓣双瓣膜瓣中瓣手术;首例主动脉瓣TAVI、二尖瓣TEER同期手术。
在学术研究领域,张俊杰教授多次携国内首个TAVI治疗重度主动脉瓣反流的RCT研究“SEASON AR”亮相国际舞台。为传播手术技术,扩大手术获益的辐射范围,张俊杰教授还带领团队在周边及全国开展手术带教,为更多瓣膜性心脏病的患者带来希望。
南京医科大学校长胡志斌表示,瓣膜介入时代的到来,要求心内科与心外科医生打破传统的学科壁垒,建立更加紧密的合作机制,建立包括心内科、心外科、影像科等专业在内的”Heart Team”。同时“医工联合、材料与器械研发”需要本地创新企业及其工程师、技术专家、科学家的支撑。
目前结构性心脏病介入治疗技术尤其是瓣膜性心脏病介入治疗技术的发展在江苏本省存在较大的地区性差异。不同地区的患者对瓣膜性心脏病的认知程度和就医习惯存在差异,这也会影响患者接受介入治疗的情况。需要进一步加强医疗资源的均衡分配和技术推广,提高患者的认知水平和就医便利性,结构性心脏病专委会的成立迫在眉睫。
结构性心脏病专业委员会成立后,将带领、协助省内各医院普及及推广结构性心脏病先进诊疗技术,加快省内各医院完善结构性心脏病多学科诊疗团队建设,推动全省结构性心脏病心血管病临床医学数据平台的建设与完善,推动全省结构性心脏病转化医学研究平台的建设与完善,引领省内结构性心脏病相关临床与基础研究,促进省内、国内、国际学术交流,搭建合作与分享平台。
省研究型医院学会会长吕凌在视频总结中,对新成立的结构性心脏病专业委员会怀有殷切期待,寄语专委会在未来发展中适应瓣膜介入治疗突破的变革与创新,带动全省结构性心脏病治疗尤其是瓣膜性心脏病介入治疗的发展,共同为健康中国建设贡献智慧和力量。